奇象网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主页 > 历史解密 >

历史人物赵高:可怜百万死秦孤,只有赵高能雪耻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18-09-21 18:55编辑:少康

《陔余丛考》指出,赵高本为赵国公子,扰乱秦国只为复仇。少数观点称赞赵高,如有诗赞“可怜百万死秦孤,只有赵高能雪耻”,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?

其实赵高的身份历来是存疑的,一说是秦国宗室远亲,一说是赵国的。《陔余丛考》为清代学者赵翼所作,为一家之言。历史的真相终究无法还原,但即使如《陔余丛考》所述,赵高仍然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历史人物赵高:可怜百万死秦孤,只有赵高能雪耻

我一直认为,评价一个历史人物,必须从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。毫无疑问,赵高在这点上有洗刷不去的罪状。

赵高医生玩弄权术,制造宫廷政变,同时屡进谗言,无论贤人能人,只要妨碍他个人利益和政治野心,无一不身死族灭,秦王朝在最危险的时刻丧失了大批人才,加速了灭亡的进程。

赵高第一大罪状便是串谋胡亥、李斯,矫诏赐死扶苏,扼杀了秦帝国由武功走向文治的希望。与此同时,他扶植了一个心无主见,胸无大志的败家子胡亥。众所周知,继承人问题历来关乎国运民生,而赵高为了一己私欲,置天下于不顾,甚至怂恿胡亥荒废朝政,穷奢极欲,把社稷和百姓推向了更可怕的深渊。论赵高此举,天诛地灭。

第二大罪状是诛杀忠良,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尤其是害怕矫诏事泄,向胡亥提议:严刑峻法,打击心怀不满的王公大臣,同时提拔心腹,方可稳坐江山。于是胡亥将生杀大权交予赵高。蒙氏兄弟首先遇难,可怜蒙氏家族世代为国守土,兄弟俩更是尽忠多年。首先是蒙毅被冠以“先帝欲立太子而蒙毅阻拦,实属危害社稷之举”的罪名,自杀身亡,接着蒙恬虽然无罪可加,但仍被迫吞药自杀,死前疾呼:“我何罪之有,无过而死乎?”。

蒙氏兄弟不明不白的走了,秦帝国最后的良将凄惨谢幕,注定了今后战争的败亡。

紧接着,赵高的屠刀挥向了曾经的盟友李斯,在权利面前,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。赵高巧言令色,竭尽所能挑拨秦二世和李斯的关系,他专挑二世与嫔妃玩耍嬉戏的时候让李斯觐见,时间一长,胡亥恼羞成怒,认为李斯是刻意为之。赵高趁机进言:李斯参与沙丘之谋,却没有分得太大利益,必定怀恨在心,想要裂土封王。另一方面,他暗地里加紧罗织李斯父子谋反的罪证。最后,李斯被冤入狱,屈打成招,身死族灭,一代名臣就此陨落。

李斯之死固然有他自己引狼入室的因素,但从客观角度来看,李斯以及一同含冤的将军冯劫,右丞相冯去疾等人的死去,让帝国愈加人才凋敝。

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帝国的路将如何走下去呢?然而,赵高是不会考虑这些的,此时此刻,他唯一想的就是怎样攀上权力的巅峰-称帝。

其实弑君政变反而是赵高人生中最轻松的一件事,这对不可一世、横扫六合的秦帝国真是一件打脸打到家的闹剧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望夷宫政变。赵高的弟弟赵成在宫内散步谣言,谎称盗贼作乱,而赵高的女婿阎乐则趁机率军出击,致使宫内防守空虚。阎乐在外晃悠一圈后反而以追贼为名掉头反扑望夷宫。胡亥见势不妙,为求保全性命甘做庶人,可惜阎乐不给他这个机会,胡亥无可奈何拔出长剑,结束了自己这可恨又可怜的一生。

赵高得知消息后兴高采烈地准备操办登基事宜,但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,赵高意识到时机未到,无奈之下只得临时改变主意,让子婴继承玉玺。

直到此时,赵高还在盘算着如何摆布子婴,从而顺利登位。他不知道,混久了,还债的时候终于到了。原来子婴要斋戒五日后才能即位,但期满之后,子婴却推说自己有病,不肯前往,一心想着龙椅宝座的赵高,心急火燎地亲自去请,等他一到,宦官韩谈眼疾手快,一刀砍了下去,结束了他罪恶而又丑陋的一生。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,历数了赵高的罪状,并夷其三族。

如果历史真如《陔余丛考》一般,那么赵高死前的最后一刻或许还有一丝欣慰,毕竟他成功祸乱了秦国。可是他有没有想过,他的快意恩仇,使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大地不可挽回的走向了崩溃。如果扶苏还在,蒙氏兄弟未死,李斯仍存,或许秦帝国还能走向新生,多少战乱因此避免,多少家庭不用支离破碎。然而,这一切的火种,都被赵高无情地掐灭,他成为了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这样的赵高,还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吧!